甘肃利用数字化保护文化遗产作用“日益突出”

实习编辑 2020年9月18日10:18:00VR全景 航拍720全景 360全景 其他甘肃利用数字化保护文化遗产作用“日益突出”已关闭评论145阅读模式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本网站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 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3、任何由于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发作、因政府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损失,本网站均得免责。由于与本网站链接的其它网站所造成之个人资料泄露及由此而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果,本网站均得免责。

  4、本网站如因系统维护或升级而需暂停服务时,将事先公告。若因线路及非本公司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本网站使用者因为违反本声明的规定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一切后果自己负责,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6、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7、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8、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QQ:316865155,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中新网兰州1月21日电 (记者 朱世强)记者21日从此间召开的“甘肃全省文物局长会议”上获悉,近年来,甘肃在利用数字保护文物方面可谓硕果累累,不仅国家级文物科研基地落户于此,石窟、壁画、塑像也得到很好的科学保护和修复,“科技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杨惠福在回顾“十一五”甘肃文物取得的成绩说,以敦煌研究院为龙头,甘肃已先后完成国家和省级文物科技保护项目和课题近30个,科技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数字化技术的利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敦煌莫高窟已实现文物保护与游客管理的数字化无线监测,洞窟和壁画数字化存储与再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实现洞窟三维虚拟漫游,已建成敦煌学研究文献论著篇名数据库和敦煌学艺术专题数据库,敦煌壁画数字化技术规范规定、洞窟摄影技术改进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杨惠福表示,在文物保护方面,石窟壁画塑像保护修复、土遗址保护加固领域的文物保护工程已顺利完成,一大批馆藏青铜器、木器、陶器、金属文物及重要出土文物也已得到科学保护和修复,成效显著。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十一五”以来,“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车)研发”和“古代壁画脱盐关键技术研究”两个项目分获2009年度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一、二等奖,“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发”获2010年度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外,作为甘肃乃至全国文物科研领域的领军者敦煌研究院,其实施的敦煌莫高窟第85窟保护修复研究、潮湿环境下壁画地仗和加固保护材料及技术研究等科研课题先后获得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项,成绩傲人。

  杨惠福说,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敦煌莫高窟的落户,进一步巩固了甘肃在古代壁画保护等领域的传统文物科研优势。未来,甘肃文物部门将继续发挥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文物科技的保护力度。

 

  • 18922299980
  • 扫一扫加我微信
  • weinxin
  • 公众号:名将VR全景
  • 扫一扫在微信上关注我们
  • weinxin
实习编辑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0年9月18日10:18:0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blog.hzzx3d.com/9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