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馆藏文物全面摸“家底”

实习编辑 2020年9月18日10:18:00VR全景 航拍720全景 360全景 其他阜阳馆藏文物全面摸“家底”已关闭评论145阅读模式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本网站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 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3、任何由于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发作、因政府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损失,本网站均得免责。由于与本网站链接的其它网站所造成之个人资料泄露及由此而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果,本网站均得免责。

  4、本网站如因系统维护或升级而需暂停服务时,将事先公告。若因线路及非本公司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本网站使用者因为违反本声明的规定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一切后果自己负责,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6、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7、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8、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QQ:316865155,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阜阳各级博物馆、文管所收藏的文物数量到底有多少?保护现状如何?研究价值何在?反映出了哪些历史文化信息?长期以来,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准确地回答这些问题。去年以来,根据统一部署,阜阳组织文博专家进行了馆藏文物信息采集工作,着手建立全面、规范的文物数据库,对全市文物的“家底”进行清理。目前,一、二级文物的信息采集已经结束,三级文物的信息采集正在紧张进行。

  古文物信息“数字化”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对文物信息掌握不甚明确,非常不利于对文物的保护、研究工作。”市博物馆馆长杨钢锋介绍说,为了摸清文物的“家底”,国家于2002年开始动议对文物进行信息采集工作,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实力增强的结果。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去年3月,阜阳正式开始对各级馆藏文物采集信息。

  在市博物馆的文物信息表上,记者看到,各件文物的基本情况一目了然,这次信息采集的要求准确、规范。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说,仅仅文字表中的登记信息就有28项,包括文物的原名称、现名称、质地、基本形状、采集来源、残全程度、鉴定机构组成人员、保护现状等信息。“还要对文物进行采像,建立电子档案。按照要求,立体文物至少要采集六张照片,有的甚至更多。”

  杨钢锋说,全市一、二级文物的信息采集工作已经结束,4月份上报省文物部门,目前市博物馆正在组织人员对三级文物采集信息。采集上来的数据,不仅有文字档案,还有数字化档案,这将使文物信息实现数字化。

  三千文物中汉代居多

  杨钢锋介绍说,从目前情况看,全市馆藏文物数量近3000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0多件(套),市博物馆藏有2100多件(套),一级文物46件(套)。

  “从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来看,汉代文物数量较多,大概占总数的25%至30%,其他除夏朝外,史前文物、商周至明清时期各个朝代的文物都有。各个朝代的钱币、汉代及其他时期的铜镜数量较大。”

  在市博物馆的一级文物登记表上,记者粗略统计一下,战国的文物有17件,汉代的21件,汉代文物中以青铜器居多,铜鼎、辟邪钮铜印、铜鎏金香薰、描金铜弩机、铜碗、铜勺等应有尽有。一级文物中距今最近的一件是清初的“张大庚印”,质地为金,保存完整。

  青铜器是馆藏文物中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商周至汉时期的酒器、食器、兵器,战国至唐宋时期的铜镜,战国至金时期的印章等。商周时期的鼎、瓤、簋、觚、爵、尊等都有收藏,其中带有铭文的爵就有多种;收藏的战国时期楚国的“郢大腐铜量”,是国家颁发的标准量器,非常珍贵。一面带有有关歌颂“井田制”铭文的王莽时的铜镜,不仅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而且铸造精美,在国内尚属孤品,堪称稀世奇珍。

  值得注意的是,著名的阜阳汉简并没有被列入一级文物范围内,因其目前尚没有鉴定。“如果鉴定肯定是一级文物。”杨钢锋拿出一沓“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证书说,目前双古堆西汉竹简中的《易经》、《苍颉篇》、《楚辞》等13篇已分别列入第一、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市博物馆藏的竹简和漆器主要出土于阜阳西郊西汉汝阴侯墓,竹简包括十几种古籍,主要有《苍颉篇》、《诗经》、《周易》等。《苍颉篇》已逸书数百年,整理发现是其逸书以来发现最全的版本。该墓还出土了大批漆器,最重要的是“太乙九宫占盘”、“六壬栻盘”和“二十八宿圆盘”,这三件栻盘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天文仪器实物。尤其是“二十八宿圆盘”是我国考古新发现。西汉汝阴侯墓入葬时间准确,距今二千一百多年。所出“汉简”和“栻盘”以珍罕称著中外考古界、史学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加强保护将有科学依据

  老化的木柜油漆斑驳,数十尊铜鼎、铜錞釪排列在地上,为了防潮吸湿,大量“贝”字形的王莽钱只能摆在包箱纸上。这是记者在市博物馆库房内看到的一幕。对此,杨钢锋也显得有点无奈:“近几年政府虽然加大了投入,但和保护需求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我们的保存条件不足,设备匮乏,没有恒温恒湿设备,文物保护的现状不理想。”

  记者了解到,市博物馆1988年建成投入使用,但国家关于博物馆的设计建设标准于1991年才出台,原先设计上的不足,加之建筑老化,恒温恒湿库房、一物一匣存放条件缺失,报警设施老化,文物叠压严重,馆藏文物的“家”并不舒适。

  全省七个国家重点博物馆之一的阜阳博物馆只有这种条件,县市的保护条件可想而知。而这次文物信息采集,对于国家掌握馆藏文物保护现状、加大保护投入力度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杨钢锋说,这将为摸清文物家底,掌握文物保护的基本情况,建立并运行动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做好基础工作;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类珍贵文物的保护和管理状况,以加大文物保护和经费投入力度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以创新文物保护机制,提升我省文物保护事业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水平。

  “文物信息采集还有利于全国文物资源的共享。你有这个精品,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研究,国家可以抽调全国文博人才库的专家,集中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对地方传统历史文化研究产生推动作用。”

 

  • 18922299980
  • 扫一扫加我微信
  • weinxin
  • 公众号:名将VR全景
  • 扫一扫在微信上关注我们
  • weinxin
实习编辑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0年9月18日10:18:0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blog.hzzx3d.com/9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