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本网站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 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3、任何由于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发作、因政府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损失,本网站均得免责。由于与本网站链接的其它网站所造成之个人资料泄露及由此而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果,本网站均得免责。
4、本网站如因系统维护或升级而需暂停服务时,将事先公告。若因线路及非本公司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本网站使用者因为违反本声明的规定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一切后果自己负责,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6、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7、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8、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QQ:316865155,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文物保护的革命
“这是对考古、博物馆、文物保护行业传统方法的一次革命。”有人这样评价周明全的工作。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多年来致力用计算机新技术解决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修复、展示中的问题,将计算机信息科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创新性地应用于文物保护的主
要过程,建立了一套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开拓了计算机应用新领域,为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和展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文物虚拟修复和数字化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就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虚拟现实等信息领域最新发展技术,结合传统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形成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理念和程序。
计算机技术的多层次应用
该项目的研究主要涵盖了三维文物以及文物碎片进行虚拟修复,二维古字画的修复, 数字博物馆与文物数字化四个方面。
“有完整的文物当然有利于数字化,但打碎的看不到原貌的怎么办?这就需要利用计算机辅助修复。”该团队突破了文物数字化、虚拟复原、虚拟场景、真实再现等关键技术,研制出了能够对破损的二维古字画、三维文物碎片进行虚拟修复、复原的“计算机辅助文物复原系统”。
他们还研制了适应文物三维色彩采集和纹理展示需要,便于实现高光文物纹理色彩信息真实再现的“三维激光真彩扫描仪”(三维照相机)与配套软件。
“高光是三位扫描的难点,对于表面反射能力不强的物体来说,扫描效果好,对于瓷器来说,大部分都具有很强的反射性,扫描结构不很理想,这个问题目前已经解决。”周明全解释道,下一步亟待攻克的方向是玉器等透光器件的扫描。
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博物馆都陷入资金严重不足、展出手段单一并导致恶性循环的困境,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文博单位提供了一个摆脱困境的契机。对此,项目组还研发了“数字博物馆开发平台”。平台采用基于Web Service的四层分布式体系结构,应用XML描述虚拟数据源,以及基于图像内容、三维模型的网络检索工具,实现了数据库的高效、快速、安全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这些研究用到的软硬件,基本上都是项目组自主开发的。
目前,周明全与其项目团队的虚拟修复技术,已经在故宫博物院污损书画虚拟修复、河南青铜器修复、兵马俑的数字复原修复等一系列“实战”中接受了检验,有效地辅助了文物的修复过程,受到多方的好评与肯定。“数字博物馆开发平台”也已在西北大学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中得到应用。
- 18922299980
- 扫一扫加我微信
-
- 公众号:名将VR全景
- 扫一扫在微信上关注我们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