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有效保护历史文物

实习编辑 2020年10月12日17:18:00VR全景 航拍720全景 360全景 其他数字技术有效保护历史文物已关闭评论127阅读模式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本网站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 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3、任何由于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发作、因政府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损失,本网站均得免责。由于与本网站链接的其它网站所造成之个人资料泄露及由此而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果,本网站均得免责。

  4、本网站如因系统维护或升级而需暂停服务时,将事先公告。若因线路及非本公司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本网站使用者因为违反本声明的规定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一切后果自己负责,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6、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7、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8、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QQ:316865155,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九日电(范玲)古老的文物和先进的数字技术之间有什么联系?十九日,在此间举行的“虚拟现实和文化遗产国际会议”给人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文化遗产数字化”是为期三天的“第四届互联网与多媒体全球峰会”的重要议题。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如何加强对它的保护一直备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随着多媒体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文物的保护也开始进入了数字化领域。

  数字技术对文物保护的最大贡献在于它能够“复制”文物,从而使许多不便向公众展示的文物古迹也能露出其“庐山真面目”。在今天的会议上,法国3D技术平台的罗伯特。沃涅主任向在场的观众演示了数字技术的这种“特异功能”。一座并不向公众开放的古城堡,通过数字技术的复制,人们可以跟随镜头走进它的每一个房间,触摸里面的墙壁和横梁,甚至爬上屋顶鸟瞰四周的景致。这样,既很好的保护了脆弱的文物,又满足了公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数字技术,人们还能全方位地认识文物。会上播放的影片《不朽之城》,利用数字复原技术和记录片的拍摄手法,“再现”了从忽必烈建造元大都,到永乐帝大修紫禁城,再到清王朝入关后的大兴土木的历史,揭开了北京这个曾经让贝肯等外国建筑大师称羡,让梁思成等中国建筑大师骄傲的城市建设的神秘面纱。影片从正面、侧面和空中等多角度、动态地展现了北京古城昔日的风采,而在现实中,一般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

  此外,数字技术还能挖掘文物的深层价值,从而增强人类的文物保护意识。例如,正在开发的古汉语翻译软件能使现代人读懂在过去无异于“天书”的文献资料,否则,这些文献资料很可能被当作废品毁掉,无法实现其真正的价值。

  据悉,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数字化保护也正在进行当中。目前,故宫博物院已提出了建立“数字故宫”的计划,随着故宫博物院国际互联网站的开通,故宫中珍藏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将被源源不断地介绍给世人,这是故宫跻身于国际一流博物馆迈出的重要一步。

 

  • 18922299980
  • 扫一扫加我微信
  • weinxin
  • 公众号:名将VR全景
  • 扫一扫在微信上关注我们
  • weinxin
实习编辑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0年10月12日17:18:0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blog.hzzx3d.com/9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