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本网站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 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3、任何由于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发作、因政府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损失,本网站均得免责。由于与本网站链接的其它网站所造成之个人资料泄露及由此而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果,本网站均得免责。
4、本网站如因系统维护或升级而需暂停服务时,将事先公告。若因线路及非本公司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本网站使用者因为违反本声明的规定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一切后果自己负责,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6、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7、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8、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QQ:316865155,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最近两天,火星将先后迎来两位地球来客,一位是“熟人”——来自美国的火星探测器“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MAVEN),另一个则是首次造访火星的“新人”,来自印度的“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
经过十个多月、近7亿公里飞行后,“曼加里安”号预定于24日进入火星轨道。22日,印度科学家成功让探测器推进器点火,这对其能否成功入轨至关重要。两天后,若一切顺利,印度将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欧洲航天局之后第四个成功探测火星的国家或组织。
成功进行减速测试
去年11月,在印度全国关注下,“曼加里安”号从该国南部斯里赫里戈达岛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是印度第一个火星探测器,主要任务是研究火星表面及其矿物质组成,并探测火星大气是否存在甲烷气体。
本月22日,在经过近7亿公里的飞行后,探测器以每秒22.2公里的速度接近火星轨道。此时,能否对探测器进行速度控制,是其能否成功进入火星轨道的关键。因为如果不“踩刹车”,“曼加里安”号将难以被火星引力“抓住”,而是高速掠过火星“迷失”太空。
控制探测器速度的“刹车”,是安装在“曼加里安”号上的8个小型推进器。22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成功“唤醒”了这些推进器,对它们进行了点火测试。
“主要的液体推进器工作正常,探测器状况很好。”当天,在点火测试成功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拉达克里希南对媒体称。
之后,该机构在社交媒体上也宣布称,探测器推进器“成功进行了四秒钟点火,飞行轨道也被成功调整,目前探测器正按预定计划运作。”
已经为印度创造历史
由于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距离,探测器成功点火的信号,12分钟才传回地球的控制中心。印度空间研究专家拉贾古帕兰对媒体称,对推进器的点火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测试”,“显示此次任务已经接近成功了”。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官员科特斯瓦拉·拉奥此前说,进行点火测试后,“曼加里安”须减速至合理速度,才能平稳进入火星轨道,让印度跻身火星探测大国之列。不过,21日,“曼加里安”已经为印度创造了历史,它是第一个进入火星引力场的亚洲国家探测器。此前,日本和中国均进行了火星探测计划,但均没有成功。
廉价探测器立下大功
22日,在印度科学家对“曼加里安”进行点火测试时,印度总理莫迪也来到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地面指挥中心,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去年11月“曼加里安”发射时,莫迪还没有就任印度总理。
“曼加里安”号是一个“廉价”的探测器,是当时的辛格政府在有限预算中挤出来的资金研发而成,成本约7000万美元,是美国火星探测器MAVEN的十分之一。(百千)
■ 相关新闻
美火星探测器“抢先”入轨
目前在火星上空及表面的人类探测器有5个,均来自美欧
美国“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在历经10个月的旅程后,21日进入火星轨道。
美国东部时间21日21时50分左右,已在太空中航行了约7亿公里的探测器开始入轨操作,6个制动推进器点火,成功让探测器减速,探测器受火星引力的吸引,进入一个临时的椭圆形轨道。整个入轨过程耗时约33分钟。
未来6周,探测器将在临时轨道上试运行,并检测所携带科学仪器,其间会有一颗彗星于10月19日近距离掠过火星,探测器会忙中抽闲观赏这难得的天文秀。
最终,探测器会进入周期为4.5天的火星轨道,进行长达一年的对火星大气的考察。美国航天局说,这一探测器将专注于研究早期火星上的水和二氧化碳消失之谜,这些问题对了解火星的历史、气候以及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十分重要。
“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去年11月中旬发射升空,重2.45吨,大小相当于一辆公交车,它携带了8件仪器,耗资超过6.7亿美元。印度“曼加里安”号比“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早约两周发射。
已在火星轨道上工作的共有3个探测器,分别是美国2001年发射的“奥德赛”和2005年发射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欧洲2003年发射的“火星快车”。美国2003年发射的“机遇”号火星车和2011年发射的“好奇”号火星车已在火星表面工作。
据新华社电
- 18922299980
- 扫一扫加我微信
-
- 公众号:名将VR全景
- 扫一扫在微信上关注我们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