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本网站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 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3、任何由于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发作、因政府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损失,本网站均得免责。由于与本网站链接的其它网站所造成之个人资料泄露及由此而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果,本网站均得免责。
4、本网站如因系统维护或升级而需暂停服务时,将事先公告。若因线路及非本公司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本网站使用者因为违反本声明的规定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一切后果自己负责,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6、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7、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8、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QQ:316865155,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可以预见的是,2016年科技业界关键词里,VR/AR绝对是最热门的词汇之一。随着微软、索尼等业界上游厂商的加入,VR/AR将迎来大爆发,随之而来的生态圈构建也将成为2016年科技业界的最大看点,有多少人能够在这一次爆发中迈向成功?又有多少人会在浪潮中折戟沉沙?这所有的一切都将是值得去关注的。
我们曾经在科幻影片里无数次的看到过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然而当这两个炫酷技术变为现实,并且即将迎来民用化普及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它们究竟是凭借着什么才能有底气做到全民化呢?

不止一次的经验告诉我们,每当一种依托于新平台、新技术的新产品问世时,必然会招来一大批模仿者,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紧跟一线厂商的步伐涉入到相关领域中来,比如平板电脑、比如智能手机、比如智能穿戴……然而在市场逐渐趋于饱和、需要凭借硬实力实现长久持续发展的时候,这其中能够活下来的必定是少数。
以平板电脑行业为例,ipad之后,安卓的开放性为平板行业注入了动力,各种品牌一拥而上,短短两年时间里让整个市场成百倍、千倍的增长,然而也是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绝大部分品牌或死、或转型,留下的,除了那些有实力、有自己生态圈的大品牌之外,其它都已经被边缘化,如果不转型,那么等待着它们的无疑是慢性死亡。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硬件产品短期内的爆发并不能决定未来的走向,只有那些构建出自由生态圈,亦或是能够给用户提供稳定、可靠解决方案的厂商,才能够在市场饱和后活下来。

VR/AR爆发到底是靠硬件还是软件?
VR与AR同样如此。我们不难预见的是,如果2016年属于VR/AR,那么相关的硬件设备将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即便是在还未爆发的2015年,也已经有了各种VR/AR设备,如索尼的PS VR、微软的Hololens、Oculus、雷蛇、乐视、暴风影音、HTC、三星等等等等的VR/AR设备,然而当我们拿到这些设备的时候,似乎又总是在一个又一个体验Demo中感受着VR/AR的魅力,真正成熟的应用屈指可数。
因此,时下或未来所有已经开始、或者即将开始涉足VR/AR的厂商们,最终能够活下来的能有多少就需要市场的检验了。那么对于那些活下来的厂商们,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或者说那些死在半途的厂商们为什么没有坚持下来呢?
软性资源是VR/AR的灵魂
如今,涉及到硬件的部分其实并没有什么门槛,可以说只要你有钱,你就可以进入到相应的硬件领域中来,因为在硬件产品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
为什么时下智能手机品牌那么多?一方面是有安卓这样的开源系统,另一方面则是从手机壳、芯片到生产、组装环节都已经非常成熟,所以相关的技术门槛已经非常低,无耻一点甚至不需要支出技术成本就能推一款自己的手机品牌。

VR/AR硬件的技术门槛并不高
VR/AR涉及到硬件的部分同样如此,虽然我们看到PS VR与Hololens、Oculus都有着炫酷的外表,但其实VR/AR设备可以做的很简单,一块儿硬板纸加上特殊的镜片就能做出VR/AR眼镜,因此,硬件对于VR/AR而言,并不能够起到技术门槛的压制力,只要有投入就会有硬件产品的产出。
因此,VR/AR行业的发展必定不是围绕硬件所展开的一场争夺战。
- 18922299980
- 扫一扫加我微信
-
- 公众号:名将VR全景
- 扫一扫在微信上关注我们
-
评论